圍紀實驗室
注册
Advertisement

三立保留樂生415大遊行報導爭議,指的是三立電視2007年報導「全台鬥陣挺樂生 保留樂生415大遊行」時,因立場偏頗而衍生的爭議。

起源[ | ]

2007年4月15日,為了爭取漢生病患者的人權,為了搶救即將被拆遷的樂生療養院樂生保留自救會等上百個台灣民間組織共同發起「全台鬥陣挺樂生 保留樂生415大遊行」(以下簡稱「415大遊行」),約有數千人參加。

2007年4月16日,在三立新聞台新聞節目《2300新聞多異點》中,主播陳雅琳在《總編輯精選》單元播報415大遊行相關報導時說:「雖然大半都是自動去的,但是裡面是否有這樣的情況呢?」新聞標題是:「攝影學師動員,現場點名交作業」、「世新政大台大輔大,傳播學系6000名學生」。記者的口白則說:「什麼?參加遊行也叫一堂課?……為了成績,只好硬著頭皮參加!」暗示「學校教師強制動員學生參加」415大遊行,而415大遊行「參與者清一色都是大眾傳播科系學生」;記者的口白又批評:415大遊行「打著民間團體力挺,背後卻暗藏動員內幕。這場遊行的真正意義和訴求,連學生都說不清楚。」

三立電視第一次的報導內容,是以口白加上全螢幕的字卡,報導:「保留業已遭拆除過半的樂生院區之九成,必須花費(新台幣)三十億元,工期要多一年。」

經過[ | ]

2007年4月18日上午,約20名傳播科系學生所組成的「樂生傳播青年」到三立電視總部,拿出看板與標語,演行動劇,抗議三立電視報導415大遊行時的立場偏頗,污衊他們是「被老師動員才聲援樂生療養院」,還說415大遊行中的學生「全部都是傳播科系學生」,涉嫌以偏概全。由於此抗議行動沒有事先申請,警方舉牌警告,和現場學生爆發口角。三立高層並沒有出面。現場學生想遞交抗議書給三立電視,卻連三立大樓廣場都進不去。三立電視並未派人出面接受抗議書。現場學生選派三人,當場吃下三粒茶葉蛋並高喊:「吃掉三粒(三立),表示我們的憤怒!(三立)公開道歉!三立主管站出來!」以抗議三立電視漠視他們的訴求。樂生傳播青年的訴求有三:

  1. 三立電視相關新聞主管必須為錯誤報導與汙名,公開向多數自發參與的傳播學生道歉。
  2. 三立新聞必須以同時段、同長度的報導,說明樂生療養院與台北捷運新莊線的爭議點與事實,更正錯誤報導,並以完整公正原則訪問參與學生團體代表。
  3. 三立電視必須製作樂生專題,針對樂生療養院爭議,進行公平、公正、公開的說明與討論,以公平原則提供適當機會給參與學生團體代表發言。

對此,三立電視並無具體回應,只允許2至3位學生進入三立電視總部「協調」。三立電視發言人張正芬表示,三立電視早在第一時間便邀請現場學生進入三立電視總部溝通,但是現場學生堅持在外表達意見。張正芬強調,三立電視的415大遊行報導,處理得十分公正並兼顧平衡報導。張正芬說,三立電視的415大遊行報導中指出,大部分的學生是自發參加,只有少部分是動員而來,而且少部分學生動員也是來自同學的爆料,三立已做到平衡報導的要求。張正芬又說,三立電視十分願意和學生溝通,傾聽學生的意見;但是學生堅持在外,對著電子媒體發言,不願進入三立電視總部。張正芬的說詞導致現場學生強烈不滿,現場學生認為:「三立對其錯誤報導的態度竟是如此傲慢。」現場學生把抗議書放置三立電視總部大門,呼喊口號要求三立電視公開道歉,同時宣布結束抗議活動。

2007年4月30日,樂生傳播青年正式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申訴三立電視報導不公。

結束[ | ]

2007年5月21日,樂生傳播青年與三立電視在三立電視總部舉行協調會議,協調內容有四:

  1. 三立電視承認錯誤,向相關人等道歉。
  2. 三立電視全球資訊網刊登道歉啟示。
  3. 三立新聞台政論節目媒體大審判》「找適當時間檢討」此事。
  4. 三立新聞台新聞雜誌節目福爾摩沙事件簿》製播樂生療養院爭議深度專題報導。

2007年5月22日,三立新聞台全球資訊網發布正式道歉啟示:「本台對於九十六年四月十六日樂生大遊行,學生爆料新聞中,在主播鏡面上,將參與遊行學生人數誤植為六千人;以及在新聞標題與內容上,指遊行學生為『清一色大傳系生』;造成參與遊行學生困擾,深表遺憾。本台除已在新聞播出當天立即更正外,並已當面向遊行學生代表說明。本台未來在新聞處理上,將更為謹慎,以克盡媒體責任。」

批評[ | ]

樂生傳播青年2007年4月18日抗議活動發言人、當時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學生黃驛淵批評,三立電視對415大遊行的報導過於偏頗,不但汙名了415大遊行的本質及訴求,更嚴重錯誤報導,明顯扭曲事實。他說,參與415大遊行的學生不只來自大眾傳播科系,還包括社團醫學建築城鄉國家發展社會發展等領域。他批評,三立電視在新聞標題打上「傳播學系6000名學­生」,將「教授指定學生紀錄遊行」的事件與全體大眾傳播科系學生綁在一起,建立「老師強迫學生參與」的新聞論述與結論,事實上並無任何教師要求學生以「支持者」身分參加415大遊行。他說,新聞相關科系教師要求學生到415大遊行現場拍攝畫面、採訪、紀錄事件經過,如同記者採訪一樣,並無不妥。

黃驛淵說,2007年4月17日晚間,學生團體串連宣布要向三立電視抗議之後,三立新聞台2007年4月17日《2300新聞多異點》才有報導「學生熱情參與遊行」,內容指稱被動員參加415大遊行的學生只是少數,大部分的學生都是自發性的參加415大遊行。他說,三立電視明顯感覺到學生的憤怒,但是三立電視的行為也顯示,三立電視在415大遊行現場確實拍到自發參與的學生畫面,卻「故意不播」。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馮建三批評:「三立電視台當日(2007年4月15日)及次日(2007年4月16日)晚間的新聞,連續兩日刻意隱藏大部分的(415大遊行)事實,彷彿與某家起於三重(台北縣三重市)、新莊(台北縣新莊市)一帶的土地傳媒集團(暗指《自由時報》與《台北時報》的母集團聯邦企業集團,其創始公司是聯邦建設)沆瀣一氣:滿嘴『愛台灣』,不絕於口;卻對肩負台灣未來的青年,不但吝惜肯定,還要在字裡行間與影像聲音裡,讓外界對他們產生誤解,好像或甚至擺明要撲滅青年的善念佳行。大學生想要通過親身行動,開展認識真實社會的自主意識,全盤被三立否認。」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批評:「三立的報導突顯了記者對新聞教育的陌生。對新聞教育而言,將教室帶到事件現場進行『戶外教學』(outside teaching)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特別是『415挺樂生大遊行』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社運場面,講求畫面與實戰操作的新聞攝影課程,當然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是正常上課,何以是『動員』學生呢?……媒體往往把參與社會運動的學生當作是沒有主體性與判斷力的稻草人。三立新聞在結語中強調:『這場遊行的真正意義和訴求,連學生都說不清楚。』這種全稱式的說法,暗示了記者對學生自主性的質疑。」

反動及其批評[ | ]

當時民主進步黨(當時台灣的執政黨,以下簡稱「民進黨」)備取青年委員曾韋禎(後成為《自由時報》記者)卻幫馮建三文內指稱的「土地傳媒集團」對號入座,並為此「土地傳媒集團」辯護:「馮文卻以『彷彿與某家起於三重新莊一帶的土地傳媒集團沆瀣一氣』的強烈字眼,影射《自由時報》因其集團利益,對樂生新聞有所取捨。然而,聯邦集團的資產多在二省道附近,與新莊捷運線的一省道似乎有點距離。若只是不滿對樂生新聞的處理方式,動輒以如此尖銳又毫無證據的方式抹黑特定媒體,顯然,馮教授所言,與其專業呈現極大的背離。」曾韋禎甚至以「媒體至少不會動不動對他人實施道德指控」一語批評,樂生療養院支持者「在面對樂生議題時,所採取的手法、方式,與他們以往大力批判的媒體毫無二致,甚至更為低劣」。但由於曾韋禎在其部落格《曾韋禎的部落格》中把「樂青」(支持樂生療養院的青年)污名化妖魔化為「垃青」、「樂青紅衛兵」、「樂生民粹法西斯」,早已成為遭樂生療養院支持者唾棄的人。

在《曾韋禎的部落格》中的〈樂青的真面目〉文末,曾在自己的部落格中自稱「民進黨忠貞黨員」的嘉義市政府公務員詹子藝(網路ID為「momoge」)留言聲援曾韋禎:「在台灣與樂生之間選擇,我會選擇台灣。」這種把台灣無限上綱的神聖化的思維方式,則在民進黨丟掉執政權後被諷刺,民進黨及其支持者「只會重彈意識形態老調」、「被基本教義派綁架而政策立場又自相矛盾」。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學系教授陳茂雄批評,民進黨及其支持者迷信中共有多惡劣,國民黨如何親共,只有支持民進黨才能救台灣」,但是「只有親綠民眾(民進黨及其支持者)才信這一套,一般民眾不受影響」;陳茂雄說,民進黨及其支持者「將選戰簡化成『台灣意識中國意識對決』,本身就錯了;多數人認同台灣,但他們未必就支持民進黨;也有台獨意識相當堅強的人,還是一樣到中國投資。超過五成的(台灣)民眾即使存有政治意識,但他們的投票行為還是不受政治意識所左右;真正影響投票行為的因素是,選民對候選人及政黨的滿意度。」

參考資料[ | ]

Advertisement